摘要:由于患者既往外傷史,左髖關節查體有陽性體征,予完善雙下肢全長X線檢查及髖關節CT檢查,結果顯示左側陳舊性股骨頸骨折。在排除手術禁忌癥后,曾意榮教授為其實施了左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后行走功能改善,左膝疼痛較前明顯減輕。
在曾意榮教授門診,有許多膝關節疼痛患者尋診,多數是老年人,膝關節疼痛、行走困難、關節畸形、關節活動受限等是常見主訴,然而,膝關節疼痛患者中亦不乏青壯年身影,甚至有不少主訴膝痛的兒童患者。對于老年患者而言,膝骨關節炎是引起膝痛的主要原因,膝關節X線片常顯示關節間隙不對稱性狹窄,關節周圍骨贅形成及軟骨下骨硬化。對于中青年膝痛患者而言,膝關節退行性變或勞損是常見原因。某些膝痛兒童患者,膝關節X線檢查卻未見任何異常征象。通過各種對癥治療后,多數膝痛患者的癥狀可緩解或痊愈,但有部分患者膝痛卻久治不愈,甚至病情加重,那么,“膝痛”真的就是“膝關節病”所致?
其實,膝痛并不都是膝關節病變引起的,腰椎或髖關節疾病也可以導致膝痛。臨床上常見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患者無膝關節病,膝痛由腰椎或髖關節疾病引起;另一種情況是患者存在膝關節疾病,但同時合并有腰椎或髖關節疾病,導致膝痛加重。后者臨床癥狀相對復雜,容易誤診、漏診,大大影響治療效果。
事出必有因,腰椎或髖關節疾病引起膝痛是有理論依據的。
支配下肢的神經有3條,分別是股神經、坐骨神經和閉孔神經。股神經支配區域為膝關節內側和下肢前面,坐骨神經支配區域為膝關節后外側和下肢后面。腰椎病變刺激股神經、坐骨神經可引起相應支配區域的下肢疼痛、酸脹感、發涼、麻木、沉重、疲勞感等不適癥狀。閉孔神經由第2~4腰神經前支的前股組成,在腰大肌內側緣走出后,進入小骨盆。沿小骨盆側壁前行,穿閉膜管出小骨盆至股部,分前、后兩支,分別經短收肌前、后面進入大腿內收肌群。
肌支支配閉孔外肌、大腿內收肌群。皮支分布于大腿內側面的皮膚。此外,還發出分支,至髖關節和膝關節,所以臨床上髖關節病變(髖骨關節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髖臼撞擊綜合征甚至股骨頸骨折等)有時表現為膝關節疼痛,或同時存在膝關節疼痛,這是神經擴散痛的一種類型,這在兒童更為常見。
因此,膝痛久治不愈需當心腰椎或髖關節疾病所致,除完善膝關節檢查外,有時還需輔以腰椎或髖關節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對因治療,方可確保臨床療效。
【髖病膝痛--病案舉隅】
邵XX,女,76歲,2018年2月因“左膝疼痛伴活動受限4月余”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個月無明顯誘因出現左膝關節疼痛,伴活動受限,久行久立、下蹲及上下樓梯時疼痛加重,無胸悶心悸、頭暈頭痛、惡寒發熱等不適,前往當地診所治療,予消炎止痛、功能鍛煉、理療等處理,未見明顯好轉。為進一步治療來我院就診。入院癥見:左膝關節疼痛伴活動受限,可扶拐行走,行久行久立及上、下樓梯時左膝加重,未訴髖部不適及下肢麻木、乏力。
既往史:家屬代訴2017年9月摔倒,當時臀部著地,到當地衛生院就診,未行X線檢查,回家后可扶拐行走,未訴髖部不適。2017年10月因“雙下肢乏力查因”在當地衛生院住院治療,行顱腦CT檢查示:考慮左側放射冠區腔隙腦梗塞、腦萎縮,予改善腦循環、營養腦細胞治療后病情好轉出院。高血壓病史2年。
查體:跛行,左膝關節輕度腫脹,膚溫稍高,膚色正常,無色素沉著,無瘢痕、竇道,雙膝髕上囊壓痛(+),雙膝關節內側間隙壓痛(+),麥氏征(-),抽屜試驗(-),浮髕征(-),雙膝內、外側向應力試驗(-),左膝關節活動度:5°-120°,右膝關節活動度:0°-130°。左腹股溝中點壓痛(-),左“4”字征(+),左髖關節活動輕度受限。雙下肢末端血運、感覺及足趾活動正常。雙上肢肌力4級+,雙下肢肌力不能配合,四肢肌張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雙側直腿抬高試驗(-)。
影像學檢查:膝關節X線片顯示左膝關節內側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
由于患者既往外傷史,左髖關節查體有陽性體征,予完善雙下肢全長X線檢查及髖關節CT檢查,結果顯示左側陳舊性股骨頸骨折。在排除手術禁忌癥后,曾意榮教授為其實施了左全髖關節置換術,術后行走功能改善,左膝疼痛較前明顯減輕。
術后分析:該患者入院主訴為左膝疼痛4月,無髖部及腰椎不適,膝關節查體及膝關節X線檢查均符合膝骨關節炎診斷特點,但患者高齡,既往臀部外傷史,左髖關節查體有陽性體征,遂進一步完善髖關節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左陳舊性股骨頸骨折。
臨床上有部分股骨頸骨折患者傷后髖痛不明顯,仍可行走,這可能跟外傷時暴力不大或早期股骨頸骨折無明顯移位有關,隨著活動量增大,骨折移位可能逐漸加重。該患者平素膝痛不顯,摔傷后仍可扶拐行走,無髖痛,但膝痛加重,入院明確診斷后予手術治療,術后行走功能改善,膝痛明顯減輕,筆者考慮是股骨頸骨折損失刺激閉孔神經引起的牽扯痛是導致其膝痛的主要原因。
快速連結:骨科點點讚
R74ED41585DDFG
干貨丨品牌自播矩陣號搭建的3種方向和使用建議拯救肩關節五不要 粘連性肩關節囊炎夏季拔罐祛寒濕推薦穴位膽囊息肉的飲食禁忌有哪些